|
巴黎協定之氣候目標將衝擊農民對土地之利用方式 (2019/2/25)(連結)
近期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報告指出,全球已升溫攝氏1度。德國卡爾斯魯爾理工學院(KIT)與英國愛丁堡大學的研究小組指出,過去透過改變土地利用方式來減少溫室氣體的努力還不足夠。1/4的人為溫室氣體來自土地不當的使用,並與大量的天然碳匯耗盡相關。該研究小組探討簽署巴黎協定的國家,如何規劃、推動與實施調適行動,以及這些行動可能對氣候變遷造成的影響。該研究指出,如果我們想要實現氣候目標,需要找到人類對土地永續利用的快速且實際對策。目前約有197個國家編制國家自主貢獻(NDCs),這些國家最常見的行動是大幅度減少對森林的砍伐、大面積造林與減少農業溫室氣體排放,如印度與中國大陸希望在未來幾年,將造林面積擴大至4,000萬公頃。這些計畫可消除每年因人類行為所產生的25%溫室氣體,但效果需要數十年才能看見。不切實際的目標、政治發展與實施發生錯誤都會影響其編制NDCs的成功。因此,減少人為土地利用對氣候變遷影響的計畫應為農民、小農與林業工作者,政府應提供明確的方針與直接的利益,其才可以永續地經營其土地。
|


財團法人環境與發展基金會
會址1:新竹縣竹東鎮中興路四段195號52館512室(工研院中興院區) 電話:(03)591-0008
會址2:新竹市光復路二段321號2館506-507室(工研院光復院區) 電話:(03)573-067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