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區域能源規劃
國際能源總署(IEA)近十年來,以至於中國大陸十三五期間,伴隨能源網際網路的建設,能源大數據及雲端演算能力的長足發展,圈內諸多專家和組織陸續開始討論「能源地圖」的深化應用,但什麼是能源地圖?
- 能源地圖(Energy Map):屬於地理資訊系統的製圖(Mapping)階段,可以反應一定地域範圍內能源的發展條件及其水準地區差異的主題地圖。具體說:根據如煤炭、石油、天然氣、水能、地熱、太陽能、風能等能源種類,可以分別繪製依據能量和種類、質量分級的資源分布圖,依據開採和加工規模分級的能源工業企業分布圖,依據流向、流量表示的能源輸送圖,依據銷售數量和範圍或人均消費量表示的能源消費分布圖等。
- 能源地理(Geography of Energy):屬於能源地圖的分析(Analysis)及決策(Decision)應用,可以全面、系統地表達資源、生產、輸送、消費4方面的內容,有助於對能源地理的研究,並可針對能源開發規劃方案客製化服務。從巨觀研究的角度切入,可對一個國家的總體能源,做出各區域資源構成和開採條件評價圖、能源生產組成分布圖、能源消費結構分布圖、能源經濟區劃圖以及能源基地綜合發展規劃圖等。
在再生能源領域,創建能源地圖第一步:是繪製一套再生能源氣候資源服務可視化地理圖輯:即產製能源地圖的氣候資源圖(太陽輻射、風速風日分布等)。本質上,能源地圖既是經濟地圖的一部分,又與主題地圖有較密切的關係,建立一套氣候資源服務可視化地理圖輯,可以在此基礎上建立如電網規劃和路徑圖(Road Map)、如水力資源圖、太陽能發電潛能熱區圖、工業地圖、交通運輸地圖、環境保護地圖等。
相關成果:
 |
工業能源管理
|
 |
工業能源大用戶能源消費量時間地圖
|
 |
住商部門節電推動地圖
|
 |
再生能源分布地圖
|
 |
工業區水回收管理地圖
|
 |
再生能源發電潛能地圖
|
 |
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發電量推估模擬地圖(以元太科技區域為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