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消費

      電子報   第019期

此可直接連結到財團法人環境與發展基金會網站!!

 

此可直接連結到惠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網站!!

 

按下即可成為「綠色採購聯盟」會員

 

您買的食品夠「有機」嗎?

綠色探索

各國節能產品基準比較 (上)

財團法人環境與發展基金會副研究員  陳靖原

長久以來,節約能源一直是全球各國都十分重視的議題,尤其在溫室效應逐漸引起重視,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成為具有急迫性的全球共同議題之後,節約能源更是具備了經濟層面與環保層面雙重的意義與重要性。為了降低一般家用電器之耗電量,目前已有許多國家設定最低能源效率標準(MEPS) 或推動能源標章(Energy Label)制度,前者一般為強制性規定,藉由法令禁止業者提供能耗表現不佳之產品,而後者則藉由提供產品能源效率資訊或對高效率產品進行特殊標示的方式,讓消費者能夠分辨產品能源效率高低,進而選購省能高效率的產品,並利用此一消費行為造成之經濟性誘因引導廠商持續改進產品能源效率。

為瞭解我國家電產品與其他國家同類型產品在節能方面表現之優劣,本文將比較我國節能標章、美國能源之星、澳洲能源效率標準(MEPS)、加拿大能源效率標準(MEPS)、新加坡節能標章之同類型產品,以作為往後修訂能源效率基準之參考。此外,亦將針對各國節能制度背景與推動方式,稍做說明。

環保署推動的能

源之星標章

經濟部能委會推

動的節能標章

各國節能制度背景

美國能源之星制度係創始於1992年,同樣為自願性標章計畫,初期由美國環保署推動,目的在於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而後美國能源部於1996年亦投入此一制度,共同推動部分特定項目。其基本精神同樣在於鼓勵消費者優先選購能源之星產品,以造成促使廠商續提升產品耗能表現之經濟性誘因。能源之星計畫由最早的個人電腦、螢幕、印表機等辦公室設備開始推動,到目前已經擴展到三十八項產品,此三十八項產品又大致可分類為家用設備、冷/暖氣系統、家用電子設備、照明、辦公設備、其他產品等六大類。此外,目前能源之星計畫的推動方式,也已經不再是單純的鼓勵民眾購買各項省能產品,而是透過系統性的整合,依據不同用途特性,組合成十個方案如能源之星建築物方案(Energy Star Buildings Program)、能源之星小型企業方案(Energy Star Small Business Program)、能源之星住屋方案(Energy Star Homes Program )、能源之星辦公設備方案(Energy Star Office Products Program)等,以全面性的思考方式組合各類產品進行節能改善工作。

我國能源之星計畫係為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於1999年7月與美國環保署簽署「中美環境保護技術合作協定第四號執行辦法」中之一項合作計畫。該年度計畫主要目標為引進美國能源之星標章制度並建立我國能源之星標章運轉機制,其推動重點為能源之星辦公室設備方案相關產品,包括電腦、顯示器、印表機、傳真機、影印機、掃瞄器與多功能裝置等。

我國能源之星標章制度整體運作模式,係參照美國環保署能源之星標章計畫作業模式。由於能源之星標章係為一自願性參與之計畫,因此,對於使用能源之星標章之申請作業採取信任方式。執行作業方面包括參與計畫之廠商依申請產品種類須詳閱產品協議書、檢附產品協議書所規定之產品規格標準檢測報告、與環保署簽署產品協議書等。

而我國節能標章制度則由經濟部能源委員會於2001年正式發表並開始推動,屬於自願性標章計畫,希望推動節約能源、鼓勵廠商生產節約能源之高效率商品、並促使消費者優先選用省能高效率的產品,目前已開放部分產品能源效率基準。基本精神在於透過授予省能高效率的產品節能標章,讓消費者在選購產品的時候,能一眼辨認出哪些產品比較省能,方便消費者買到真正省能的產品,再藉由消費者對節能標章產品的採購行為,創造出經濟性的誘因,讓提高產品的省能表現變成一件對製造廠商而言有利可圖的事,激發廠商自發性的持續提升產品耗能表現,達到節約能源並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目標。

新加坡自2002年起推動能源標章制度,由新加坡環境評議會主導,其目的在於以公正客觀之標準,提供消費者各產品之能源消耗數據,並鼓勵消費者選購能源效率較高之產品,如此可以達到節約能源之效果。此外,由於新加坡倚靠石化燃料提供絕大多數的能源,在節約能源的同時,也可以降低火力發電所造成之各種空氣污染問題。至目前為止,新加坡已開放冰箱、冷凍箱及空調機的能源標章供廠商申請,但由於此一計畫並未訂定最低能源效率標準(MEPS)或節能效率基準,故無法就能源效率之要求與其他計畫比較。

澳洲對於一般電器的節能工作,係透過設定最低能源效率標準(MEPS)與推動能源評鑑標誌二方面同時進行,自1999年10月1日起,所有澳洲本地製造或進口之冰箱/冷凍箱、儲熱式電熱水器、三相空調機、單相電動馬達與螢光燈安定器等產品皆須分階段符合相關之最低能源效率標準。此外澳洲新南威爾斯省與維多利亞省自1986年起開始推動能源評鑑標誌,並於2000年重新修訂能源效率基準與方法,目前為澳洲溫室效應辦公室(AGO)所統籌的許多溫室效應氣體減量計畫之一,並轉化為強制性制度,目前於澳洲銷售之所有冰箱、冷凍櫃、洗碗機、洗衣機、乾衣機與空調機皆須標示能源評鑑標章與產品耗電量。除以上措施之外,澳洲亦自1997年起與美國能源之星計畫合作,在辦公室設備與消費性電子產品兩部分,推動澳洲能源之星計畫。

加拿大對於主要家用電器節能工作之推動方式與澳洲類似,在最低能源效率標準方面,加拿大於1992年通過能源效率法(Energy Efficiency Act),為訂定最低能源效率標準與用電器具標示提供法源,而首批產品之能源效率規定自1995年起生效。另外在能源指南標章(EnerGuide Label)部分則起始於1978年,目前由加拿大自然資源部所推動,並與能源之星計畫在洗衣機、洗碗機、冰箱與家用空調項目進行合作。目前由外國輸出至拿大或於加拿大不同省分間銷售之所有主要家用耗能設備皆須標示能源標章,項目包括洗衣機、乾衣機、瓦斯爐具、洗碗機、冷凍櫃、冰箱、烤爐、電爐與家用空調機等。能源指南標章除要求產品標示能源標章外,執行單位更每年將所有資料集結成冊,發行產品能源效率目錄。 

國內巡禮(回頁首)

您買的食品夠「有機」嗎?

【記者張韶文報導】您每天吃的東西夠健康嗎?現代人常擔心食用的蔬菜有農藥殘留的問題,而標榜健康無農葯的「有機食品」即成為時下的都會新寵,而「有機飲食」、「有機生活」更讓大多數人趨之若鶩。

當人們在追求個人健康及兼顧地球永續的前提下,逐漸以「有機農業」栽種培植的「有機食品」為優先選擇時,市場上標榜「有機」的產品也如雨後春筍紛紛出現,並有良莠不齊的現象,日前更發生有假冒有機食品驗證的新聞,讓消費者對於原本就不甚熟悉的有機食品,在購買時更缺乏安全感。由於消費者在店面很難判斷出已包裝好的食品是否真的「有機」,有人認為,與其抱著懷疑的態度,不如親自去農場看看生產過程更放心,這也是為何近來一些兼具觀光與消費功能的有機農場越來越受歡迎的緣故,但對消費者來說,不可能為了買一把青菜、幾顆蘋果,就特地跑去一趟農場,是以,擔任把關角色的驗證機構便格外重要。

這係金A喔!由國際美育自然生態基金會(MOA)授予的有機驗證標章

目前國內共有五個有機食品的認證機構。為落實有機農產品驗證,行政院農委會輔導成立有機農業團體辦理驗證事宜,目前輔導的驗證團體中有「財團法人國際美育自然生態基金會」、「財團法人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臺灣省有機農業生產協會」、「中華民國有機農業產銷經營協會」及「臺灣寶島有機農業發展協會」等五個民間組織。但目前這個五個組織所核發的驗證標章就有14種之多,難怪消費者極難辨認,且極易買到仿冒品而不自覺。

回顧國內的有機農業歷史,台灣的有機農業推廣至今已有18年,早期並未制訂有機農業的生產基準。直到1993年才導入日本MOA的自然農法基準,1997年訂定了「有機農產品生產基準」供各區農改場及農民使用。為了推動台灣的有機農業發展,農委會在1999年3月公佈了「有機農產品之生產基準」,「有機農產品驗證機構輔導要點」及「有機農產品驗證輔導小組設置要點」;2000年6月公佈了「有機農產品驗證機構申請及審查作業程序」。

為了讓推展有機農業更有法律的強制性,農委會在去年修正「農業發展條例」時,把第27條第二項相關產品之證明標章驗認證制度法制化。同時也參照歐、美、日的制度,「有機農業實施要點」成為「有機農產品管理作業要點」、「有機農產品生產規範-作物」、「有機農產品驗證機構資格審查作業程序」,並在2003年9月15日公告實施,同年10月31日公告「有機農產品生產規範-畜產」,從有機作物到有機畜產,至此我國對有機農產品的規範又更進一大步。

依「有機農業法規」規定,我國在有機農產品上也將達到國與國之間的相互認證。我國對進口有機農產品的驗證方式,將倣效日本,即經農委會核可的外國驗證機構,可以向我國的驗證機構申請我國的有機農產品之標章。另外也規定國內驗證機構,可以赴國外進行驗證工作,驗證合格者可以貼上我國的有機標章並進口到台灣來。

只是目前的有機農產品標章統一仍是個問題。參考鄰近的國家日本,其有有機農產品驗證管理制度健全、完整,尤其在有機農產品驗證管理上相關規定非常嚴格,凡標示為「有機」之農產品,就必須經由政府登錄之驗證機構辦理驗證合格。同時,登錄的驗證機構所驗證對象,包括了:生產過程管理者(生產農戶)、製造業者、分裝業者及進口業者等,另凡經驗證符合有機農產品或有機農產品日本農林規格者,並需貼上或標示具登錄驗證機構名稱之國家有機JAS統一標章。

其實,不僅僅是日本,許多國家都已注意到有機食品的統一標示問題。如歐盟為了避免各國所訂有機產品標章太多,使消費者無所適從,1999年8月24日起,所有歐盟國家使用歐盟統一的有機農產品標章。歐盟的統一驗證制度及統一標章,對歐洲各國的有機農產品之銷售有很大的幫助。而為了讓有機食品更普及,貼有有機標識的食品不僅在專門的有機食品店中銷售,也可以在超市和一般店面上買到。

雖然許多人仍在存疑,究竟應不應該購買上市面上的有機農產品,食用完全沒有農葯的生機食品又是否真的健康?雖然這些問題還無法得到絕對的答案,但在有機農產品的推廣及規範上,政府及相關的民間機構,還有很多需要努力的空間。比如目前農委會所規範的有機農產品僅僅限於生鮮農作物產品,尚未涉及有機農產品加工範疇,使得加工品的管制目前仍是個大黑洞;且國內僅對生產農家辦理驗證,並未對製造業者、分裝業等其他相關下游業者進行驗證,對於以上種種缺失的納入規範,期待未來農委會在法規制度上加快腳步,讓民眾能早日買到安心又健康的「有機食品」。

參考網頁: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有關有機農業之規範 
臺灣有機農業發展大事記 

海外瞭望(回頁首)

 綠色防衛公佈最新辦公設備產品標準     

【Tracy摘譯】環保組織綠色防衛(Greenguard)通過一項針對印表機、影印機和多功能電腦周邊設備的最新標準,其根據德國藍天使(Blue Angel)計畫公佈的硬體影印設備最新要求來更新。1977年發行的藍天使是全球第一個環保標章,用以促進企業提供更佳的生態產品與服務,目前已有3700項產品與服務、80種產品種類榮獲藍天使標章。

新的綠色防衛標準比以前採取更嚴厲的排放標準,針對辦公設備訂定的綠色防衛標準預計將甲醛排放納入要求項目中。綠色防衛標準計畫執行長表示,綠色防衛持續監測全球室內相關空氣品質的發展,最新的辦公設備標準能保證使用者採購的產品符合全世界最嚴厲的室內空氣品質標準,因為製造廠商必須達到排放要求才能取得綠色防衛的認證標章。

參考網頁:

http://www.greenbiz.com/news/news_third.cfm?NewsID=27059

產品快遞(回頁首) 

除濕機/環保標章規格標準
--------------------------------------------------------------------------------

•產品特色 
1.產品之 E.F.值應高於1.0(含)以上。此處所指之能源效率(E.F.)值定義為除濕能力(kgH2O/hr)對總消耗電功率(kW)的比值。

2.產品所使用的塗料不得含有汞、汞化物或混有含鉛、鎘、鉻(+6)以及以上三種重金屬氧化物的顏料,產品亦不得殘留有機溶劑。

3.產品所採用的材質中,塑膠類重量達100公克(含)以上或面積達100平方公分(含)以上者應標示可識別標記。

4.標章使用者之名稱及住址須清楚記載於產品或包裝上。標章使用者若為代理商,其製造者之名稱及住址須一併記載於產品或包裝上。

5.產品或包裝上須標示「省能源」。 

台灣日立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02)2508-3311 
住址:台北市南京東路三段63號 

新聞掃描(回頁首)

聯合美防火門 通過考驗   (經濟日報 8/26)

聯合美防火科技公司專業製造,創新研發的各式鋼製、木製及鋼木複合式防火門,不僅外型獨特、美觀大方,因採木材結構具有碳元素,能帶動森林的活化性,吸收更多二氧化碳,降低地球溫室效應,是未來生態材料及綠建築不可缺乏的防火用材。

家樂福 自家用品 品保標章 對消費者負責   (聯合報 8/26)

食品認證的標誌,可以讓消費者的選擇有保障;最近家樂福針對自家的生鮮商品,引進全球統一的品保標誌,首推出的有台灣豬肉、黃土雞,強調全程嚴格控管。家樂福秘書長田中玉表示,「Carrefour Quality Line」(簡稱CQL),是該公司國際性的品保標誌,始自1992年,表天然與環保概念的太陽樹及大地圖案的標章。

廚餘強制回收95年上路 環保署推綠色飲食觀念康城市   (中央社 8/22)

配合行政院「綠色資源再生計畫」,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積極推動「垃圾零廢棄全分類」工作,預定自民國九十五年起全面實施廚餘強制分類回收,環保署呼籲民眾響應「綠色飲食」觀念,吃多少煮多少,以有效做好廚餘回收、再利用工作,減少對環境污染。 

健康城市 台南市有點譜了   (民生報 8/21)

台南市府團隊努力推動府城為台灣健康城市示範都市,並訂明年為「健康城市年」,經過兩年的努力,台南市已具健康城市的雛型。許添財說,營造健康城市,需要結合產官學的力量一起推動。市政府除了積極制定綠建築等符合健康城市指標的法令與推動各項福利政策外,最重要的還是民眾須凝聚營造健康城市的意識。

武聖宮 打造綠色動物園   (中國時報 8/17)

「這是大象、這是孔雀開屏!」埔心鄉武聖宮有十多種,由樹木雕成的「綠色」動物,因為栩栩如生,不但成為民眾休憩地方,也是小朋友認識動物的場所。武聖宮利用樹木雕成動物,是員林鎮民邱調勳的傑作,他常在大清早,到武聖宮修剪樹木,並雕成各種動物形狀。常有阿公阿嬤帶小孫子來體驗綠色的「動物園」。

讀者投書(回頁首)

請問:溫室效應與能源之星有何關聯性?

答:各國為了減緩溫室效應而積極進行各項溫室氣體之減量作業,包括簽訂全球性公約(如全球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及發起自願性減量計畫(如國際能源之星計畫)。溫室氣體中以二氧化碳所佔濃度比例最多,而二氧化碳產生源主要為化石燃料發電系統所排放,因此,各國以推動降低能源消耗為重點工作。

因此,美國環保署與民間企業單位共同發展自願合作計畫,即鼓勵生產與使用具有節能效用與防制空氣污染的設備產品。該項行動計畫由美國環境保護署、能源部、農業部及其他相關政府機構共同主導推動能源之星標章計畫,內容涵蓋10項方案,包括能源之星綠色照明、能源之星建築物方案、能源之星小型企業方案、能源之星住屋方案、能源之星辦公設備方案、能源之星變壓器方案、能源之星住家取暖與冷卻設備方案、能源之星緊急出口照明燈方案、能源之星住家照明設備方案、能源之星家用電子產品方案等。而我國亦基於達成國際參與之目的,共同致力於減緩溫室效應之原則,於1999年7月與美國環保署簽訂協議,正式引進能源之星計畫。

最新消息(回頁首)

「綠色採購聯盟」會員報名簡章
    政府綠色採購為全球綠色消費運動之重要措施,而自1992年的地球高峰會議正式提出「永續發展」之主題以來,綠色消費即被視為是達成全球永續發展目標之重要工作,已開發國家紛紛推行政府綠色採購計畫並成為政府綠色行動計畫之一環。由於各國之政府採購佔其國民生產總值(GDP) 之比例,皆居各國採購團體之首位,因此只要政府機關改變採購模式,納入環境準則,立即會對企業界之供應商產生衝擊,能夠帶動並產生綠色產品之市場,因而政府之綠色採購對於綠色消費具有指導性之作用。

  我國自九十一年起正式實施「機關綠色採購推動方案」,實施機關包括行政院各部會行處局署及台北市、高雄市、各縣市暨所屬單位,指定採購項目為獲得環保標章的各項產品,並設定綠色採購達成目標為50%,據統計九十一年度實際採購目標達成率平均為65%,採購總金額達43.4億元,效果已相當顯著。 

  本會自民國八十六年成立起即辦理行政院環保署「推動使用環保標章計畫」及其他推廣綠色生產與綠色消費之相關工作。今為使「機關綠色採購推動方案」更形便利,特仿效先進國家做法,籌組「綠色採購聯盟」,俾能提供會員更多綠色採購資訊與其他相關服務。「綠色採購聯盟」採會員制,成立初期得免費加入會員,會員除不定期收到綠色採購相關資訊外,另享有購買出版品及參與相關活動之各項優惠。 

「綠色採購聯盟」會員線上報名

姓名:

性別:

服務單位:

部門:

職稱:

郵遞區號: 地址:

聯絡電話:

手機:

電子信箱:

傳真:

以上資料請傳回財團法人環境與發展基金會!!

著作權聲明(回頁首)

綠色消費電子報其著作權為財團法人環境與發展基金會及惠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本電子報僅作個人閱讀及非商業或營利用途之使用,若欲轉摘或轉載其內容請先取得授權!

訂閱電子報

退訂電子報

◎本報消息

關閉

因艾利颱風來襲,綠色消費電子報順延至今日出刊,謝謝。